
外媒:中美合作有利于推动全球发展 共创繁荣未来

2024年12月13日,中美两国政府代表在北京签署议定书,将《中美科技合作协定》延期5年。这一举措符合两国人民利益,也顺应国际社会期待。巴基斯坦前总统新闻秘书卡马尔·巴希尔在《每日时报》网站发表评论文章称,中美合作势不可挡,不仅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还有利于应对全球共同挑战,增进世界人民福祉。
文章回顾了《中美科技合作协定》自1979年以来的历史,指出中国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资源促进了美国农业、医药和环境科学的发展。双方在气候科学、可再生能源、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中方研究人员有机会在美国机构接受培训,促进了中国生物技术、航空航天和电子通信领域的现代化。
文章驳斥了中美双边关系存在对抗性的观点,强调两国经济深度交融、相辅相成。进一步加强经济、金融、贸易和投资关系是大势所趋。中美经贸往来是全球最重要的经贸关系之一,一旦解决经济和政治摩擦,双边贸易和投资额有望大幅增长。
文章预计,若中美能够管控分歧,优先关注全球发展与技术创新,通过外交途径缓解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实行公平的贸易政策并消除投资壁垒,建立开放市场并增强互信,两国将可以共同领导全球基础设施升级,全球贸易总量或将每年新增2万亿美元,并对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贡献超过5000亿美元。
中美深化合作不仅对两国自身有益,还会给世界带来变革。开放的市场和畅通的贸易将助推两国GDP增长,在制造业、农业和科研领域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文化交流和教育机会将加深相互理解并培养国际人才;清洁能源领域的联动将使可再生能源技术更实惠、更易得,降低能源成本20%-30%。
从全球视角看,中美务实合作有利于维护世界海陆空通道和平与安全,为全球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增长铺平道路。中美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将释放当地发展潜力,减轻贫困并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中美贸易和经济政策协同将稳定国际市场,降低波动性并完善全球供应链。在太空探索、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等高新技术领域的合作将产生颠覆性成果,赋能技术创新和全球经济增长,惠及全人类。整合资源与专业知识,中美两国有望实现共建月球和火星基地、开发小行星采矿和太空太阳能等宏伟愿景,带动全球合作,将人类文明推向一个变革性时代。
中美对立只会消耗资源,破坏全球市场,制造不确定性,损害两国及国际社会的利益。而中美合作将释放红利,缓解全球紧张局势,助力全球南方国家经济与减贫事业发展,并增强世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的韧性。中美携手进步符合两国人民福祉与全球共同利益,尽管过程可能曲折,但必将通往更加和平、繁荣和稳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