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拿大打“中国牌”向美国乞怜 摇尾乞怜换不来尊重

在美国宣布对加拿大加征关税后,加拿大丰业银行经济学家德里克·霍尔特在报告中形容加拿大感到被背叛、被侵犯,受到老大哥毫无理由的打击。然而,加拿大政客最终选择组团赴美,游说美国议员、商业团体和劳工领袖,试图争取美方的宽容。
为了说服美国,这些加拿大政客甚至打出“中国牌”,将中国描绘成共同的经济敌人。安大略省省长道格·福特声称,美国在寻求与中国“脱钩”的过程中需要加拿大各省的支持,建议对中国产品征收高关税,并对中国关键领域投资设限。这种做法被外界讥讽为摇尾乞怜。
加拿大是美国的最大近邻与亲密盟友,也是“五眼联盟”成员之一。但在利益面前,美国对加拿大的压榨、胁迫和羞辱毫不留情。特朗普第一任期时,加拿大就成为最早遭受关税威胁的国家之一。特朗普再次当选后,多次扬言要“吞并”加拿大,并嘲讽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是“美国州长”。近期,美国以芬太尼和非法移民为由,威胁对加拿大进口商品征收25%额外关税,随后又宣布对所有进口钢铝征收25%的关税,加拿大首当其冲。
尽管特鲁多等政客表示绝不妥协,但实际上加拿大在经贸上高度依赖美国。例如,加拿大是美国最大的钢铁和铝进口国,一旦两笔关税叠加落地,高达50%的税率将重创加拿大相关产业。因此,加拿大政客们采取了高调反华和抹黑中国的策略,以此作为“投名状”,换取美方的宽容。这种做法并不新鲜,近年来加拿大在政治、安全、科技、经济等领域不断出台针对中国的措施,有的是受人指使,有的则是自己主动。
实际上,中加之间不存在根本利害冲突,两国关系曾长期走在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前列。中国是加拿大第二大贸易伙伴、进口来源地及出口市场。特鲁多执政初期,中加关系发展良好,但随着美国将中国视为最大战略对手并对华全面遏制打压,加拿大也开始采取对华不利的措施,导致中加合作持续遇冷,加拿大自身也付出了代价。
加拿大不少民众和企业反对政府的做法。加中贸易理事会发布的《加中商业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加拿大企业认为中国是全球五大首选市场之一,确保中国市场机会对加拿大具有战略重要性。
过去一年来,一些西方国家纷纷选择与中国改善关系,而中加关系仍未迈过那道坎,症结在于加拿大政客仍唯美国马首是瞻,拒绝从根本上纠正对华错误认知。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加拿大丢掉自主与自尊,非但没能从美国那里讨到好处,反而失去了对华合作的宝贵机遇,在国际上颜面尽失。
今年是中加建交55周年,也是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加拿大正面临政局变化的转折点,未来领导人能否坚持战略自主、拒绝充当美国反华打手、回归对华理性认知,无疑是一个关键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