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胖东来频维权释放哪些信号 品牌保护新策略

访客 2025-03-01 10:34:16 17660
胖东来频维权释放哪些信号 品牌保护新策略摘要: 2025年,“维权”成为胖东来的高频词汇。搜索胖东来官方账号,不难发现其近期频繁采取维权行动:1月3日至2月10日,胖东来发布了四份关于侵权行为的处理公示,公布了4个已诉讼侵权案件...

2025年,“维权”成为胖东来的高频词汇。搜索胖东来官方账号,不难发现其近期频繁采取维权行动:1月3日至2月10日,胖东来发布了四份关于侵权行为的处理公示,公布了4个已诉讼侵权案件的结果和81个拟起诉的账号。

胖东来频维权释放哪些信号 品牌保护新策略

2月14日,胖东来发布了一份53页的调查报告,回应顾客反映购买红内裤掉色并引发过敏的问题。报告中提到,在奖励投诉顾客500元的同时,胖东来认为该顾客涉嫌严重侵犯公司名誉权,将依法追责,金额不低于100万元。

胖东来频维权释放哪些信号 品牌保护新策略

2月19日晚,胖东来宣布征集“维权处理专业团队/个人”合作奖励机制,承诺给予维权团队不低于50万元的价值奖励。从公开追责网络账号,到高额追责投诉顾客,再到寻求维权团队协助,自带流量光环的胖东来似乎陷入了“人红是非多”的困境。作为新消费时代的零售巨头,胖东来近期频繁的维权举动引发了广泛关注,人们纷纷讨论这究竟在释放什么信号,以及如何在消费者权益与商业秩序之间找到平衡。

胖东来频维权释放哪些信号 品牌保护新策略

2月14日发布的53页调查报告中,胖东来对投诉顾客的高额追责行为打破了公众对其“高代价补偿投诉顾客”的传统认知,引发了热议。家住许昌的段女士是胖东来的忠实粉丝,她表示一直信任胖东来的产品质量,认为网上的爆料很多都是炒作。而经常光顾胖东来的徐女士则表示不解,她认为胖东来似乎不再是从前那个以高价补偿消费者著称的企业了。

胖东来频维权释放哪些信号 品牌保护新策略

回顾过去,每一个被挂上“胖东来”标签的客诉问题几乎都在流量聚光灯下被放大成热门话题。例如2024年6月的擀面皮档口生产环境事件、2024年8月的三文鱼刺身隔夜返包销售事件,以及2025年2月的红内裤掉色过敏事件。胖东来的调查报告越写越长,但处理方式有所不同。前两件客诉问题发生后,胖东来奖励投诉顾客10万元,并办理退款和补偿。而在处理红内裤掉色过敏事件时,胖东来出具了产品合格的检测结果,同时表示顾客未尽合理核实义务就发表相关言论,涉嫌严重侵犯公司名誉权,将依法追责。

这一举措引发网友热议,有人质疑检测合格不等于体验合格,认为顾客如实表达感受不应被高额追责;也有人支持胖东来,认为顾客作为网红博主,未经谨慎核实就发表信息确实对企业品牌造成影响。北京康达(郑州)律师事务所姚坤律师表示,这主要涉及企业名誉权问题,若诉至法院,法院将综合侵权方过错程度、受害方实际损失等确定赔偿数额。

2月19日晚,胖东来发布征集“维权处理专业团队/个人”合作奖励机制,列举了7条针对胖东来的侵权行为,并提到根据维权处理及社会影响评估,除基本费用外,给予团队不低于50万的价值奖励。在此之前,胖东来陆续发布了四份关于侵权行为的处理公示,每份都公示了多个涉嫌肖像、声音侵权、商标侵权、虚假宣传等账号,并强调对侵权行为严厉追责。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数据科学与电子商务学院老师朱宸良博士认为,胖东来的维权举动主要是为了维护品牌形象和市场声誉,反映出其对客户投诉处理机制的重新审视。河南省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王运慧则认为,这一系列举动反映出胖东来将企业发展从理想主义转变为现实主义,早期顾客至上策略在规模化后面临成本与道德的双重挤压,迫使胖东来回归商业本质。

王运慧还表示,胖东来一系列维权举动对其形象重塑有积极作用,但也需注意在维护权益时不伤害品牌温情形象。消费者基于自身体验发声应被重视,企业在界定“恶意投诉”时需明确标准,避免陷入寒蝉效应。王运慧建议消费者保留证据并通过官方渠道或监管部门投诉,必要时进行诉讼,避免情绪化网络审判带来的侵权风险。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