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美团小象超市的反向迁徙 从云端到街头

访客 2025-04-23 11:39:34 75677
美团小象超市的反向迁徙 从云端到街头摘要: 美团小象超市的反向迁徙 从云端到街头!近几天,36氪一则消息震动零售圈。美团小象超市重新启动线下业务,起初对标盒马旗下的社区店品牌“盒马NB”,近期也考虑类似“盒马鲜生”的大店模式...

美团小象超市的反向迁徙 从云端到街头!近几天,36氪一则消息震动零售圈。美团小象超市重新启动线下业务,起初对标盒马旗下的社区店品牌“盒马NB”,近期也考虑类似“盒马鲜生”的大店模式。此前有报道称,小象超市正在招聘项目工程经理,以完成线下选址、施工等工作,首批将在北京、杭州、广州和深圳开店,内部目标是今年5月开出首店。然而,4月10日,在长沙2025年消费促进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美团宣布小象超市湖南首店正式落地长沙。当日,小象超市新开两家店,可满足周边3万户居民一日三餐及生活所需。商务部门透露,小象超市今年计划在长沙开设20家店。

美团小象超市的反向迁徙 从云端到街头

小象超市的成长之路始于美团买菜。曾经的“美团买菜”是美团自营零售业务,采用“手机App+线下服务站”的模式,通过在社区设立的集存储、分拣、配送为一体的便民服务站,为社区居民提供生鲜食杂日用及配送服务。为了从“买菜”转型到“超市”,2023年12月,美团买菜升级为小象超市。小象超市继续采用“APP端+便民服务站”模式,定位为“30分钟快送超市”。其商品种类已与中大型超市相当,包括生鲜、休闲零食、日用清洁、个护美妆、酒水饮料等,让大众可以在30分钟内在线完成超市购物。截至2024年底,小象超市已覆盖全国30个一二线城市,前置仓数量超过800座,SKU超1万种。

在发展如此迅猛的情况下,美团为何又在时隔4年后重新尝试实体店模式?这或许与雷军造车一样,抱着向死而生的心情。重启实体店看似突兀,实则深意重重。作为线上起家的即时零售王者,小象超市正将触角伸向物理世界。2023年更名时,其8000+SKU的品类扩张已超越传统生鲜电商范畴;2024年与711、罗森等便利店系统打通供应链,被视为线下试水的“热身动作”。数据显示,小象超市一线城市用户月均下单频次达18.7次,但客群集中于25-35岁职场人群,对家庭客群覆盖率不足40%。线下门店的存在可能成为突破用户圈层的战略跳板。

纵观即时零售战场,山姆、盒马、叮咚买菜等竞争对手各有优势。小象的核心优势在于前置仓,但单仓日均1500单的盈亏平衡线始终是挑战。线下店通过“到店+到家”双流量分摊成本,参考盒马鲜生数据,店仓一体模式可使坪效提升30%。此外,生鲜品类退货率高达8%,线下场景能直接降低用户决策成本。美团内部测试显示,“先尝后买”模式使车厘子等高价水果转化率提升25%。因此,小象超市线下店必须精准切入市场,现制鲜食区对标钱大妈狙击社区流量,爆品体验区暗藏“线上种草、线下拔草”的消费闭环。

根据商务部和行业机构发布的数据,即时零售领域近两年发展迅速,行业平均增速在25%以上,预计今年将突破一万亿。跟电商一样,即时零售也分为开放平台和自营两种模式,整个市场仍处于跑马圈地阶段。当小象超市跨出线下第一步,即时零售的战火正式从云端烧向街头。行业集体意识到“纯线上打不通最后一公里信任”,线下业态反而成为破局关键。美团此举不仅是为了模仿盒马,而是试图构建“三栖零售生态”:线上App、前置仓和线下店三军联动实现全域覆盖。未来的竞争维度更加残酷,供应链、技术和用户运营层面都面临巨大挑战。但最大的挑战来自自身——如何避免“生态反噬”成为美团面临的难题。当小象超市的霓虹灯箱在街头亮起,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家门店的诞生,更是商业逻辑的重构。数据与柴米油盐碰撞,算法与人间烟火交融,消费者用脚投票的权利将真实检验这场迁徙。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