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比奥大权在握对中美关系有何影响 预示惊涛骇浪

特朗普解除了国家安全顾问沃尔兹的职务,并提名他为新任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同时临时任命国务卿鲁比奥为国家安全顾问。这一举动让鲁比奥掌握了美国外交中最重要的两个职位,这种情况上一次发生还要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当时基辛格在尼克松政府实现了权力巅峰,并推动了中美关系恢复正常化。
如今,以对华鹰派立场著称的鲁比奥手握同样巨大的权力,预示着中美关系未来将面临更巨大的挑战。曾在特朗普1.0时期担任国家安全顾问的约翰·博尔顿表示,如果特朗普认为这一任命能让他增加对外交系统的控制权,那么他就错了。实际上,此举将会削弱特朗普对国务院和各个国家安全机构的控制权。
国家安全顾问的工作是负责协调安全系统内各部门和机构之间的讨论,并根据总统的意志和各种执行选项的利弊,为总统提供决策所需的具体信息。总统做出决定后,国家安全顾问将协调各部门的执行工作。这些部门包括美国国务院、国防部、国土安全部、财政部以及各个情报部门等。而国务卿则是美国政府的首席外交官,管理着一个拥有超过7万5千名员工、在全球各地设有大使馆和领事馆的部门,并负责执行美国总统设定的每一个外交政策目标。
博尔顿指出,福特总统之所以最终解除了基辛格的国家安全顾问一职,只保留其国务卿的职位,是因为当时国防部等部门对基辛格非常不满,抱怨其利用国家安全顾问的权力偏袒国务院。这意味着鲁比奥在担任国家安全顾问后,可能也无法在协调工作中做到公平,而是偏向自己亲自领导的国务院。国家安全顾问经常被称为“诚实的中间人”,在协调政府各部门工作时也扮演了替总统平衡政府内部权力的角色。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这种平衡很可能会被打破,国务院反馈的信息和提供的建议更有可能被特朗普看到并采纳,从而获得更多资源分配。
由于特朗普目前的决策非常个人化,而不依赖传统的技术官僚团队,所以他每天能直观地“看到”哪些信息非常重要。谁能让特朗普看到更多自己提供的信息和建议,谁就能更多地推动自己的计划和议程。因此,国家安全顾问这一职位至关重要,它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美国总统“看到”什么信息。拜登政府时期的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甚至一度被称为“最值得中国警惕的对手”。
对特朗普而言,让国务卿和国家安全顾问由一人同时担任,实际上削弱了自己的权力,更容易被“引导”至鲁比奥的议程上来。对中国来说,这或许意味着中美关系将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相比于特朗普,鲁比奥对中国抱有更深的敌意。特朗普倾向与中国达成“大交易”,而在鲁比奥看来,中国根本就不是应该谈判的对象。目前鲁比奥还没有与中方高层见过面,只是在就任国务卿后不久与中国外长王毅通了一次电话。有人认为,中美此轮关税战什么时候能够达成协议、走向尾声,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看两人什么时候能会面。
至于沃尔兹,基本上算是告别华盛顿的权力中心了。他曾将袭击也门的详细作战计划发到了一个误加了《大西洋周刊》主编的群聊中,导致丑闻曝光。尽管特朗普一开始表示不会追究沃尔兹等人的责任,但随着此事影响越来越大,甚至被民主党闹到了法院,特朗普最终不得不牺牲沃尔兹来保全副总统万斯和国务卿鲁比奥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