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东北十八线小城月入1.5万”,开家拼多多驿站成了县城青年的香饽饽?

在工位上坐久了,有时候就会思考“到底是谁上班能那么快乐?”网友说,有啊,有块黄色海绵就贼爱上班。
小时候把海绵宝宝当动画片,长大了把看海绵宝宝当心灵按摩。
作为比奇堡连续374届的最佳员工,海绵宝宝早8晚8从不迟到,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去烤蟹皇堡。看久了如此热爱工作的动画你还是觉得太奇幻,直到有天刷到了海绵宝宝同款打工人——
把上班当寒暑假,努力践行工作半年必须要gap的准则。东北80后小伙、拼多多驿站站长谷文龙无论是见到快递员还是嗷嗷待“哺”的取件人都能笑着聊2句,从早干到晚还能逗一逗路边的狗,完美展现出《高精力“户外工作”人的一天》。
看久了,恍惚以为打工人也有自己的【打工侠】。如果红条代表抗工作打击能力,蓝条代表工作水平,那么谷文龙的红蓝条早已拉满,“活人味实在太浓了。”
被班味儿浸泡久了,已经很难想象“什么叫做像海绵宝宝一样热爱工作”。如果有人每天上班咧着大板牙和你说“又是美好的一天”,你会怀疑:这人是不是老板亲戚?
生长在天生自带乐观心态、“不产I人”的东北大地上,80后小伙谷文龙,是上班堪比上坟的时代里,难得一见的海绵宝宝同款打工人。
见过谷文龙的人都说他眼里有种没有被社会毒打过的“清澈”——话贼多,不设防,见谁都能唠几句。我跟他第一次通电话时,刚起个头,他就以“老妹儿”为话头整整讲了5分钟东北大地的神奇故事。
谷文龙上班20多年还能如此话多,是因为作为“超绝松弛感打工人”,职场人避之不及的“gap”,都快被他当成固定寒暑假。
十年前郑州老师顾少强一封辞职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引爆全网,十年后的今天郑老师又回到了工作状态。
顾老师还需要给辞职找个浪漫的理由,而谷文龙早就实现了半年工作半年旅游。老板最近发疯?不干了;老板和顺、同事善良,那也不干了。谷文龙像有个开关,半年工作时间一到就开始稳定地辞职放松旅游。
谷文龙把工作当成调剂、有着说不干就不干的勇气,用他的原话来说“那是因为没其他能干的。”
在躺平的大潮里,如今互联网的最新学历命题是二本。从精英到二本,学历的流量密码还是没能“照”在谷文龙的身上。
他是职高出身,“刚毕业和几个同学被送去天津的一家公司,住在一栋大厦的23层。人生地不熟,睡觉的床还得自己组装。”你说辞职还要思前想后,谷文龙拿着3000块和别人挤在一起时,觉得光脚不怕穿鞋的。
或许是现实太骨干,谷文龙从小就爱看武侠奇幻小说。从南派三叔到唐家三少,小说男主角一路打怪升级的故事陪伴了他整个“打工青铜段位期”。
如果有一本小说的背景设定主角升级要求是干体力活就好了,他觉得那样自己必然是一路开金手指的大男主。别的小说主角要炼体、炼气才能一路筑基成神,谷文龙只需要不停地取货、上楼、送快递。
但你看久了,也觉得这主角是不是开歪了金手指,“有点命苦”。你知道的,没有人会写这样一本小说。看了这么多小说的谷文龙也知道。
而像谷文龙这样的零工人群正在涌现在各个城市里。黑龙江另一个比他年轻了快20岁的小伙张庚,刚毕业时的生活也是这样。读书的时候没学到门手艺活,毕业出来只能在销售和送外卖快递里二选一。自己跑不动,于是做起了同样月薪3000的医美销售。
还没拿到工资的那个月张庚和女友挤在哈尔滨400块的毛坯房里,床小得“翻个身就能掉下去”,每晚只能吃煮挂面拌鸡蛋酱,没钱,更没生活。
但生活总得继续。
那些你打算晚上下班跑个滴、周末送快递的斜杠副业,都是早几年谷文龙的涉猎业务。在过去10多年,他在老家的邮政送过信、又去常州做过快递员,外面的专家把这些工作定义为【重体力活】,谷文龙却觉得“专家还是太年轻”。
他早把各种零工当升级打怪点技能,把都市新服务型工作玩了一个遍,也在不同城市和工作中学会了不少新技能。
比如做快递员时,他完成了一次对当代社会各异人品大摸底。
曾有人不理解为什么“双11”一定要当晚就把快递送上门,他讲方法、顺情绪、摆事实。先是一句“道歉”给买家不满的心情敲个小洞,再用快递站堆到天花板的快递数量进行物理震撼,最后利用多年练出来的好脚力快速消失,不给对方再次放招的机会。通过一次送快递,实现了脚力和逻辑思维的双重提升。
还有人因为工作不顺心把怨气撒在了他身上。谷文龙都懂,如果自己是一本爽文男主,这些不过是前期磨练主角心性的小怪。于是对方骂,他听,再骂,再应,主打一个有求必应、有骂必听,还顺道锻炼了听力。
“干过了快递,以后就吃透了服务业。”【打工侠们】在“看不见的角落”里快速发育。
在大城市点够了职业技能,2017年,谷文龙从常州回到老家伊春。
截至2023年末,这个东北小城的常住人口是81.85万,而同年的常州是536.5万。家乡相较于大城市并不算先进,但谷文龙也没想到,自己会成为伊春第一批开办驿站的人之一,就像是“城市边角料,家乡小骄傲”照进了现实。
从东北到常州再回到东北,谷文龙在快递行业摸爬滚打了快10年。由于干得够早,他也成为较早了解驿站的“业内人士”。
现在你家楼下的驿站成为“快递的最后一公里”,形成比较成熟的模式:快递员支付部分费用把快递存放在社区驿站,再或由驿站人员统一配送、或买家上门取货。而谷文龙最开始做快递员时,“驿站的雏形就是社区里的小超市,还得求着店主收件,不太正规,但你要提高效率只能这样。”
他动了在老家开一个驿站的心思。“那会儿和家里人说想开个驿站,我妈还以为在外面赚了笔大的,要买马。”
“其实从常州回到家里就开始琢磨这事儿,北方尤其是老家和常州不一样,北方小城缺少义乌这样的大型小商品基地,也没有大型电商,快递的需求远远不如南方。为了降本,很多快递公司都是直接对接驿站,因此出现了驿站增长、快递员减少的现象。”
谷文龙琢磨了几晚,虽说自己没学历没文凭,但送快递的工作经验告诉他能成,于是成为了伊春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张庚后来也进入快递行业,做开始做的是快递客服。
干了2年后他也想创业,盘了盘工作经验,“好像只有快递业务能再升级下”。开一个快递网点启动资金就要大几十万,驿站就会友好一点,几万块就能启动。
开驿站,是为了挣钱,但哪家驿站更省又是一个问题。
除去常见的房租、水电、人力、设备费,驿站还有一个开销大头是短信费。目前常见的驿站的单条短信费在3-4分左右,“你别看一条只要几分,一个小驿站每年花短信费就要花近6000元。”
其中最便宜是的拼多多驿站,使用多多系统后,前两年短信费全免,“就相当于省了房租费”。对比各家驿站的开销和收入,张庚和女朋友讨论了一夜,第二天找到3000多人的社区,看到拼多多用户占了大半,回家琢磨开家拼多多驿站的回报,“好像真能行”。
两年内免短信费,省一笔;使用多多系统,出、入库扫码方便,提高效率,相当于提高功效,挣一笔;推出退货暂存功能,又挣一笔。
“像是小说主角终于找对了修炼方向,你知道这样练下去早晚会成为大侠”。
由于推广问题,谷文龙没能在第一时间用上多多系统。后来,这套系统进入黑龙江后,他立马给自家驿站升了级。以前送快递时每天5点就得起床,还得爬楼梯,现在谷文龙只需要8点开门,中午之前把货码好,再把能送出去的快递送出去就行。收入也从最开始的3000块,翻了快10倍(“双11”等购物节期间)。
时间多了,收入稳定了,谷文龙还能每年抽几个月去旅游,“那肯定和以前不一样了,现在我是老板,旅游期间找个人看店,回来店还在,以前离开那就真的离开了。”
生活节奏找回来了,他开始琢磨自己的爱好。
驿站经营稳定后,他开始一边工作一边听小说,悬疑、穿越、历史等等题材听到耳朵磨茧子后,他就盘算自己写小说的可能性。
地表最强电工《三体》作者刘慈欣是所有把写小说当副业人的当代偶像。谷文龙也创造了自己的小说,他把故事想法和指令输入到AI中,再对AI产出的故事情节进行修改,甚至通过训练AI制作出主人公的视频。
张庚也没想到自己会过上规律的生活。现在他每天7点起床,开门、打扫,一边等快递员,一边像海绵宝宝一样和女友分享最近的快乐事儿。吃挂面的苦日子过去了,旺季时他的月收入能达到一万五六,现在和女友租了一个两室一厅,过上了猫狗双全的00后理想生活。
职高青年变成驿站小说家,半米小床到两室一厅,拼多多圆了多少人的人生大侠梦。
2020年8月,从农产品起家的拼多多推出多多买菜业务,通过“线上下单+线下自提”的半预购模式,提供便捷的社区团购服务。截至目前,多多买菜已经覆盖到内地除西藏之外的30个省级行政区,你老家的太奶都能在拼多多买到价优高质的菜。
随后,拼多多推出配套业务“拼多多驿站”,提供快递包裹代收、代派等服务,既让你吃到漂亮低价的蔬菜,也方便了你寄取快递。
但拼多多驿站做到的比你看到的更多。根据中国社科院大学发布的《电商生态高质量发展与就业促进研究报告》,拼多多驿站以夫妻店、个体商户等小微主体为主,用工范围可覆盖所处社区中老年、家庭妇女等弱势群体。
其中,拼多多通过夫妻驿站自提点提供约200万个灵活就业机会,而生鲜分拣、称重、包装、配送等仓配环节则创造了大约50万个就业岗位。多多驿站,多多工作。
再往大了看,依据国家统计局全国投入产出基本表可得出就业带动系数为1.62。拼多多综合商家端带动直接就业、仓配物流端就业、平台员工就业以及间接就业四个维度,也就是说,拼多多在国内累计激发就业岗位达到5532.1万个。
这受影响的5000多万个人里,有格子间里光鲜的白领,更有无数个谷文龙和张庚。他们白手起家,他们什么都没有,却通过拼多多成家立业,拥有了稳定的工作和不错的收入。
“好像真的成为了人生小说里的大侠”。
编辑|嘴嘴
作者|vista氢商业
设计|胖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