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andMe大甩卖,再生元0.4折抄底基因检测巨头

5月19日,再生元制药(Regeneron)宣布,将以2.56亿美元(超18亿元)通过破产拍卖方式收购基因组学公司23andMe控股(包括其DNA数据库和大部分资产,但不包括Lemonaid Health远程医疗业务)。
文件显示,第二高报价为1.46亿美元,由23andMe前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Anne Wojcicki创立的一家非营利研究机构提出。
再生元制药计划将23andMe的研究成果整合进自身的研发体系,并继续提供消费者基因检测服务。该交易尚需法院批准,预计将于2025年第三季度完成。
这场持续两个月的破产拍卖终于画上句号;23andMe,这个曾经市值高达60亿美元的医疗科技独角兽,如今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不得不面临“被迫出售”的局面。
对于再生元而言,此次收购可能代表着制药领域内一次以数据资产为核心的战略重组。
01、独角兽的“陨落”
23andMe是一家成立于2006年的美国基因检测公司。作为全球首个实现消费级基因检测商业化的企业,其核心业务是通过唾液样本分析用户基因数据,提供祖源分析(如家族血统构成)和健康风险报告(如疾病易感性)。
成立一年后,就推出首款消费及基因检测产品,2008年被《时代》杂志评为“年度发明”,并获得谷歌、强生等机构强势投资。但2013年因FDA认定其健康风险报告缺乏临床验证,被迫暂停相关服务,直至2015年重新获批部分健康检测。2017年后,FDA陆续批准其BRCA基因突变检测等医疗级服务,标志着技术逐步被监管认可。2021年,其通过SPAC上市,市值一度超60亿美元。
23andMe的困境源自财务挑战和数据安全的危机。
像许多创新的健康科技公司一样,盈利问题一直是23andMe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截至2024年,其累计亏损已超过23亿美元,曾经的两位数增长的营收已不复存在,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了近27%,2025年上半年再次下降了近24%。
用户增长的减缓与业务亏损的双重压力导致股价从265美元暴跌至不足1美元。2023年发生的大规模数据泄露事件,成为了压垮23andMe的最后一根稻草。泄露事件涉及690万用户的基因和私人信息,引起了全球监管机构的调查。公司最终支付3000万美元以达成和解。
此后,23andMe前CEO兼联合创始人Anne Wojcicki曾试图以7400万美元等报价将公司私有化但失败;于2025年3月申请破产。
截至2025年,23andMe累计检测用户超过1500万,形成了全球最大的个人基因数据库之一。这些数据将带来巨大价值,包括,
商业模式创新:通过“检测服务+数据授权”的模式,将消费级基因数据转化为药企的科研资源,开创基因数据商业化先河。
医学研究价值:将基因数据库用于药物研发,例如先前与GSK合作开发靶向疗法等。
分析师指出,对基因组学领域的投资对再生元来说“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尽管可能需要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显现商业成效。
02、药企布局基因检测 1+1或许大于2
再生元制药公司(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 Inc.)是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企业,成立于1988年,总部位于美国。公司由神经科学家Leonard S. Schleifer博士和George D. Yancopoulos博士联合创立,以“再生神经元”为核心理念,最初聚焦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后发展成为覆盖眼科、免疫学、肿瘤学、心血管病等多领域的创新药企。
作为一家资深的创新药企,再生元亟需注入“新鲜血液”。在近两年内,其营收增长速度有所减缓,而2025年第一季度的营收更是出现了3%的下滑,这些迹象均表明公司正面临一定的挑战。包括:
核心药物专利悬崖与市场竞争加剧。再生元的两款重磅药物,眼科药物Eylea(阿柏西普)和自免药物Dupixent(与赛诺菲分成)贡献了主要收入。然而,Eylea的专利保护即将到期,且面临罗氏Vabysmo等竞品的冲击,其2024年销售额增速已降至2%左右。同时,安进的Eylea生物类似药Pavblu计划上市,进一步压缩市场份额。
研发管线压力与市场预期分歧。再生元在抗肿瘤领域的进展不及预期,PD-1单抗Libtayo虽在皮肤癌、非小细胞肺癌等适应症上表现优异,但市场竞争激烈,且双抗药物如Odronextamab、Linvoseltamab因审批问题在美上市延迟,导致市值在2024年蒸发500亿美元。市场对其能否持续推出重磅药物存在担忧。
数据资源与研发效率瓶颈。再生元的VelociSuite平台依赖精准的基因靶点发现,但现有数据规模有限,尤其在罕见病和复杂疾病领域。尽管其与Mammoth Biosciences等公司合作开发CRISPR疗法,但缺乏大规模人群基因数据支持,可能影响研发速度和准确性。
根据协议,交易完成后,23andMe将成为再生元的全资子公司继续运营;它将专注于提供基因检测服务,而Lemonaid Health的远程医疗业务将被终止。
此次交易不仅标志着企业财务的重组,更象征着大健康行业从“产品竞争”向“数据主权”争夺的战略性转变。
基因检测,利用测序、芯片等技术分析个体基因序列或变异,揭示遗传信息与疾病的关联;为药物研发、流行病学调查提供真实数据。通过分析个体DNA序列变异,揭示疾病发生的遗传基础,为精准治疗提供核心决策依据。
在制药领域,基因大数据驱动新药研发已成为行业革新的核心方向。通过整合基因组学、人工智能与实验技术,实现从靶点发现到精准治疗的全链条革新。
从行业来看,Ancestry、Color Health等公司仍在争夺消费基因市场,而制药巨头如罗氏、诺华也在自建基因数据库。
此次交易后,再生元计划将23andMe的数据资产与再生元的药物研发体系深度整合,以增强其在基因组学驱动的药物发现领域的实力。
然而,对于大数据伦理问题依然是关注焦点。再生元承诺将优先以符合伦理的方式使用客户通过Ancestry检测等服务提供的DNA数据。
DGIM律所的联合创始人兼合伙人、诉讼律师表示:“这笔交易为原本可能棘手的破产案件带来了积极的结果。”他进一步指出,凭借再生元公司过往的成功经验,从长远来看,该公司在保护受隐私法的消费者信息方面将表现得更为出色。
此次黑客攻击及随后的破产申请已引起美国立法者的关注,他们担心数百万客户的基因数据可能被出售给不择手段的买家。
再生元特别强调将审查加剧,并表示将遵守23andMe现有的隐私政策,且会遵守所有适用的数据保护法律。该公司还承诺与法院指定的独立监督方透明合作,后者将评估交易对消费者隐私的影响。
*:not([class*="icon"]):not([class*="fa"]):not([class*="logo"]):not([class*="mi"]):not([class*="code"]):not(i){font-family:PingFang SC,Arial,"Material Icons Extended",stonefont,iknow-qb_share_icons,review-iconfont,mui-act-font,fontAwesome,tm-detail-font,office365icons,MWF-MDL2,global-iconfont,"Bowtie" !important;}[class*="code"]{font-family: Consolas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