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极越“暴雷”之后到底谁该“买单” 投资人责任有限引发讨论

极越“闪崩”风波雷军曾对新能源汽车行业做出预测,认为未来前五大品牌将占据80%的市场份额。这反映了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
12月11日下午,极越汽车CEO夏一平通过视频会议向全体员工宣布公司正面临困难,需要立即调整,并透露公司未能缴纳11月员工社保。这一消息迅速成为汽车行业乃至整个商业领域的焦点。数千名极越员工的权益保障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幸运的是,百度和吉利迅速采取行动,于12日晚间完成转账流程,确保了11月的社保公积金和个税全额、如期缴纳。随后,两家公司发表联合声明,承诺协助管理层解决员工社保、离职员工问题,维护用户车辆正常使用、售后及维修保养,并推进其他事宜的合理合法解决。这让即将迎来年底的极越员工和车主们感到安心。
关于极越汽车闪崩的原因,网上众说纷纭。有消息称,在该公司墙上有一条标语:“中国智能汽车史上必将拥有每个极越人的名字。”一位员工调侃道:“应该加上两个字,中国智能汽车维权史上必将拥有每个极越人的名字。”
在中国,极越可能不是最后一个“暴毙”的新能源车企,但这次事件可能会成为一个标志性事件。
在极越汽车闪崩后,百度和吉利作为投资人的责任也成为一个重要话题。根据《公司法》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投资人责任限于其出资额。这意味着只要投资人足额出资,他们无需为公司的债务再掏腰包。例如,如果百度或吉利给极越汽车投了30亿,只要这笔资金到账,即使公司亏损,他们的最大损失就是这30亿。
这种责任限制是有限责任公司制度的核心原则之一,保护了投资人的利益,降低了投资风险,鼓励了投资。据晚点Auto报道,如果极越汽车进入破产清算,由注册资本为4亿美元的上海集度负责,偿付顺序依次为员工工资及社保、税款、债券、供应商欠款。因此,如果吉利和百度已经实缴资本达到4亿美元,他们在法律上对极越负债和供应商欠款没有进一步偿还的责任。
理论上,极越公司应自行走上破产流程,让员工按照法律得到补偿,而不是让背后的投资人承担责任。然而,百度和吉利出于道义和责任考虑,主动帮助解决问题,这是一种道德上的加分行为。过去的企业案例提供了参考。OFO小黄车和拜腾汽车都因管理不善和资金短缺而陷入困境,但投资方并未被要求承担额外责任。这些案例表明,有限责任制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尽管百度和吉利目前的处理方式值得肯定,但这份体面本应由极越公司自己来承担。当前经济环境下,这种情况可能动摇创业者和投资者的信心。如果所有债主都指望投资人兜底,那么善意的帮助可能变成“饮鸩止渴”。
美国著名法学家尼古拉斯·巴特勒曾指出,有限责任公司是当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知名创投人士庄明浩表示,如果这种趋势扩大,将对建立在有限责任基础上的公司法造成挑战,导致创业者不敢创业,投资人对创始人的无限连带条款要求更加严格,从而限制创业创新的活力。
一个健康的经商环境需要明确的规则和制度。有限责任制度改变了人类经济史,拉动了文明进步,刺激了市场活性。孙宏斌在投资乐视失败后曾说,“做生意总是有赚有赔,做任何事情都有风险,人有时候要敢叫日月换新天,有时候也要愿赌服输。”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给投资者和创业者更多的信心才是当下最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