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文回顾2024的那些坚实守护 关爱银发族乐享夕阳红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老年人权益保障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全国政协委员们通过撰写提案、协商议政、开展调研等方式,深入了解老年人在养老服务、再就业、精神文化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全方位为老年人权益保障筑牢根基,助力更多老人拥有幸福且有尊严的晚年生活。
北京“老太太”马俊青退休后再就业,在药店工作得不错,她表示身边很多同事都是年轻人,自己学会了不少新鲜事。对于新一年的期盼,她希望好好工作,学习跳舞,感觉日子很有奔头。全国政协委员吕国泉指出,许多像马俊青这样的“年轻老人”有着旺盛的再就业需求。数据显示,我国19%的老年人从事有收入的工作。低龄老年人身体状况较好,具有经验和技能优势,可以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大龄灵活就业者和农民工面临不少门槛和问题,需要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和关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意见,进一步促进农民工高质量充分就业,推动农民工市民化高质量发展。江苏等地探索建立互助养老点,让农村老人“再就业”,生活更有盼头。
针对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困难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王璞提交了相关提案。他发现许多老人缺乏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容易陷入虚假信息陷阱或被诱导不合理消费。他认为建立长期性、系统化的社区支持体系至关重要。中国社区发展协会主办的全国“社区智慧助老行动”启动,旨在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王璞建议为社区提供适当资金支持,创建“智慧助老”先行示范社区,加强对优秀案例的总结和宣传,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沈铁梅表示,老年人群已成为阅读人群的主体之一,加强针对老年人的阅读服务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民政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老年阅读工作的指导意见》,首次在全国层面专门部署推进老年阅读工作。这些举措有助于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让他们的生活更充实、丰富、精彩。
妇女权益保障方面,全国政协委员吴海鹰提出设立“妈妈岗”,鼓励用人单位为全职妈妈提供弹性工作时间,更好地兼顾工作与家庭。她认为推行“妈妈岗”是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切实举措,未来期待有更多创新范例涌现,多措并举助力女性就业。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马璐关注女性数字技能提升,提交了相关提案。她认为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女性提供了更多可能,通过构建多元化女职工数字技能人才培养长效机制,消除性别数字鸿沟,推动女职工数字技能提升。全国各地通过培训班、技能竞赛等形式,为女职工应对数字经济浪潮保驾护航。
反家暴方面,全国政协委员彭静多年来一直呼吁反家暴,推动反家庭暴力法的出台。她强调经济控制、遗弃、语言暴力等隐匿性更强的家暴形式也值得关注,建议尽快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提升家暴处理效率,防止暴力再次发生。公安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意见,进一步推进反家暴工作。
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方面,全国政协委员李孝轩关注青少年安全教育,建议将密室逃脱、剧本杀等新兴业态纳入监管范围。他还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建议加大对心理与脑认知前沿技术研发投入及心理和认知科学科普力度,及时关注重点问题人群,做好精准干预。
全国政协委员蒋胜男关注拐卖儿童犯罪问题,她认为我国刑法对“拐卖”罪行的惩罚逐渐从严,体现了对儿童的特殊保护。她建议建立打拐行动后续联动机制,帮助受害者恢复户籍、学籍,定期回访,避免二次伤害。同时,要加强法治宣传,普及反拐卖意识,让“全民打拐”入脑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