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搭上外卖顺风车,京东金融业务开始发力?

消金界发现,随着京东外卖高调入场,京东金融业务也“蹭”着热度起来。
这妥妥的场景+金融、双轮驱动;当然更可能是对标美团的多条线竞对。
京东外卖+白条“分分卡”额度,对标美团外卖+美团月付,各个角度怎么看也是相似度很高。
图表1:京东美团双方的外卖平台+金融产品对照表
01 5000亿京东金融的布局和变化
京东金融在蚂蚁上市延期、互联网金融平台业务整改、“土味”信贷广告风波后,一度低调起来。近期与业内人士沟通,京东金融2024年末整体规模约 5000亿元+,其中现金贷类产品(金条+借钱)规模约3000亿元+,消费分期类产品(白条、分分卡)规模约1000亿元,企业信贷相关产品规模约1000亿元。而2025年定下的信贷类业务规模或冲击10000亿元。
低调的京东金融事实上在业务上已发生了变化,盘点起来主要有几点:
一是加大C端对外导流业务,或达几百亿规模。2024年京东金融对外导流24%以上业务有所增长。
虽然这部分客群属于京东金融体系内的次级客群,但是其风险表现相比传统贷超的流量也要好。受到多家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资方的青睐,比如某些持牌消费金融机构。
二是“双融担模式”模式存在争议,2025年一季度其暂停了部分金融机构的相关业务。合规的经营思路使其保持了稳健经营的风格。
三是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金规〔2025〕9号)后,京东金融对外导流24%+业务进一步趋于保守。
不过,消金界了解到,其当下拓展外部B端金融,发力非京东生态企业金融。京东金融的B端金融业务包括:应收融资、采购融资、票据融资、融资租赁、供金科技平台、支付收银台等。
除了京东庞大生态体系内的上下游企业、合作企业外,业内人士了解,京东金融2024年开始拓展B端企业外场金融服务,对非京东生态体系的非关联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并且还在“招兵买马”。
更为关注的是,“京东消费金融公司”呼之欲出,消金业务待剥离。4月21日,京东高管张含春接任捷信消金法定代表人及总经理。据媒体报道,张含春为京东副总裁,京东科技风险管理相关负责人。
2024年12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同意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调整股权结构及变更注册资本。待正式变更后,京东通过广州晶东贸易有限公司(持股50%)和网银在线(北京)商务服务有限公司(持股15%)间接持股,一共持有捷信消金65%的股份,将是捷信消金的控股股东、最大股东。其中,广州晶东贸易有限公司是已上市的京东集团(JD.com)100%控股的孙公司,网银在线公司是待上市的京东科技100%控股的孙公司。
也就说,待工商变更后,捷信消金很可能并入已上市的京东集团(JD.com)财务报表,间接实现了上市。
我们从捷信消费金融的过往发展可以看出,未来在京东的操持下,将加速处置不良。2024年12-2025年1月,初步统计捷信消费金融公司转让个人不良贷款未偿本息总额约30亿,转让项目资产包的起拍价最低为原值的1-2%。捷信消金不良资产包的受让方有江西瑞京金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
还有就是业务或另起炉灶。可以看到,捷信消金的历史资产包袱比较重,京东最优的选择是将另起炉灶。参考蚂蚁集团的消费金融业务整改路径,“花呗、借呗”之前是蚂蚁旗下两家小贷公司(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重庆市蚂蚁商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的主要业务——2021年蚂蚁消费金融公司成立后,蚂蚁借呗、花呗业务逐步转移至蚂蚁消费金融公司,京东金条、白条业务或将转至新的捷信消费金融公司。
这也是2021年4月29日金融管理部门对13家网络平台企业监管约谈后,又一家头部金融科技平台整改取得进展。平台金融需要合规经营、持牌经营。“坚持金融活动全部纳入金融监管,金融业务必须持牌经营”。这是头部平台做出的整改表率。
02 若剥离消费金融业务,京东科技的估值或下降
京东科技曾于2020年9月11日申报科创板上市,已于2021年4月2日终止审查。2020年11月份,蚂蚁集团暂缓上市,这无疑影响到了京东数科,而随着监管对互联网金融整顿,行业环境彻底改变。传闻京东科技2022年在港IPO,后期未见新进展。
京东科技的前身是2013年10月独立运营的“京东金融”,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最大的存量业务板块是信贷科技。根据此前披露数据,2019-2020京东金条的促成贷款规模约为2555亿元、4589亿元、5200亿元。
京东消费金融业务(金条、白条等)如果剥离至新捷信消费金融公司,京东科技的收入或受到一定影响。剥离消费金融业务后,参考蚂蚁集团的期权价格,京东科技的估值或进一步下降。
不过往好处想,此前京东科技上市之路遥遥无期,上市失利或与金融属性有待进一步削弱有关。剥离消费金融业务后,京东科技或许可以像京东旗下5家上市公司一样,轻装上阵,早日实现IPO。
图表2:京东旗下相关上市公司
京东科技自2013年10月独立运营至今,已有近12年了。京东科技融合了原京东数科(含京东金融)及云与AI两大技术业务板块,现已成为整个京东集团对外提供技术服务的核心输出平台。当然不排除京东金融的部分“金融科技”业务留在科技集团,毕竟这部分还是比较赚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