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法捕猎野生动物罪量刑标准2025最新
根据最新规定,非法捕猎野生动物罪的量刑标准在2025年有所更新,针对非法捕猎行为,法律将更加严厉,依据不同情节,对非法捕猎者将处以更严厉的刑罚,此次更新旨在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和生态平衡,维护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具体量刑标准需参照相关法律法规。
非法捕猎野生动物罪量刑标准2025最新
我国刑法针对非法捕猎野生动物行为规定了不同罪名及对应量刑标准,具体根据捕猎对象、情节严重程度等因素差异适用不同条款:
一、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的量刑
针对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量刑分为三个档次:
一般情节: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情节严重: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情节特别严重: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非法狩猎罪的量刑
针对非珍贵、濒危的一般陆生野生动物,若存在以下情形之一(如在禁猎区、禁猎期或使用禁用工具/方法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量刑标准为: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三、以食用为目的非法捕猎陆生野生动物的量刑
违反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法规,以食用为目的非法猎捕、收购、运输、出售野外环境自然生长繁殖的陆生野生动物(非珍贵、濒危类),情节严重的,依照非法狩猎罪的规定处罚(即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罚金)。
四、单位犯罪的处罚
单位犯上述罪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个人犯罪的量刑标准处罚。
量刑情节的认定依据
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通常根据捕猎野生动物的种类、数量、保护级别,以及是否造成生态破坏等因素综合判定(如捕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数量巨大等可认定为特别严重)。
非法狩猎罪的立案标准:包括非法狩猎20只以上、在禁猎区/禁猎期使用禁用工具/方法狩猎等情形,达到标准即构成情节严重。
非法捕猎野生动物案的立案标准
一、猎捕一般野生动物的立案标准
针对非国家重点保护的普通野生动物,立案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数量达标:非法狩猎野生动物20只以上,即构成犯罪立案标准。
禁猎区/禁猎期违规行为:在禁猎区或禁猎期内,使用禁用工具(如地弓、炸药等)或禁用方法(如夜间照明狩猎、火攻等)猎捕野生动物。
其他严重情节:如造成野生动物资源严重破坏、引发生态失衡等后果,即使未达到上述数量或区域条件,也可能被立案追诉。
二、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立案标准
若猎捕对象为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含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物种),则无需数量限制,只要实施非法猎捕行为即立案:
直接立案情形:非法猎捕、杀害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或驯养繁殖的上述物种,无论数量多少,均予立案追诉。
示例:猎捕1只大熊猫、金丝猴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或2只猕猴、穿山甲(二级保护动物)等,均直接构成犯罪。
三、单位犯罪的立案标准
单位实施非法捕猎野生动物行为的,参照自然人犯罪标准立案,同时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并对单位判处罚金。
四、关键说明:立案标准的例外与关联
品种差异影响:普通野生动物需满足20只以上或禁猎区/期违规,而珍贵、濒危野生动物零门槛立案,体现法律对珍稀物种的特殊保护。
与行政处罚的界限:未达到刑事立案标准的轻微行为(如猎捕普通野生动物不足20只),可能面临没收猎获物、罚款等行政处罚。
非法捕猎野生动物可以判缓刑吗?
一、非法捕猎野生动物相关罪名及缓刑适用基础
根据《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非法捕猎野生动物可能涉及以下罪名,其量刑与缓刑适用条件各不相同:
1、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针对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如大熊猫、白鹇等),量刑起点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严重者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不符合缓刑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基本条件。
2、非法狩猎罪:针对非重点保护但受狩猎法规限制的动物(如鼬獾),量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罚金,符合缓刑的刑期前提。
3、非法猎捕陆生野生动物罪:以食用为目的猎捕三有动物等,量刑参照非法狩猎罪,可适用缓刑。
二、缓刑适用的核心条件与司法案例
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缓刑需同时满足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无再犯罪危险、对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四项条件,司法实践中常见适用情形如下:
典型案例支持:
全南县谭某非法狩猎案中,其在禁猎期使用禁猎工具捕猎1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鹇(价值5000元)和2只三有动物鼬獾,构成非法狩猎罪。法院考虑其主动上交猎物、交代犯罪事实(自首)、缴纳生态赔偿金5000元,认定犯罪情节较轻且悔罪表现明显,最终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
关键量刑情节:
悔罪表现:如自动投案、赔偿损失、修复生态(如放生动物、缴纳赔偿金);
犯罪后果:未造成重大生态破坏、猎捕数量较少或及时止损(如动物被放生);
主观恶性:非职业狩猎者、无暴力抗拒执法等情节。
三、不适用缓刑的情形与法律限制
若存在以下情形,即使罪名符合刑期条件,也可能被排除缓刑适用:
情节严重或屡犯:多次非法狩猎、使用爆炸/毒药等破坏性工具、猎捕数量巨大或造成物种濒危风险;
社会危害性大:如猎捕行为引发疫情传播风险(如野生动物携带病原体)、抗拒执法或对动物残忍虐待;
不符合社区影响要求:社区矫正评估认为其可能再次危害野生动物资源或对社区安全构成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