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第一高坝首蓄成功 大国工程再迈新步伐

“耕耘者,皆光芒如炬”,这个假期,在全国各地的工程建设现场,工人们紧锣密鼓、争分夺秒地工作。他们为大国工程坚守奋战,描绘着幸福生活的图景,见证着国家综合国力、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
在万丈天际上,一度度光明电攀高原、走平川,点亮千家万户。位于大渡河上游的双江口水电站是国家“十四五”重点能源项目,电站装机容量200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77亿千瓦时。这里正在建设中的世界第一高坝——双江口水电大坝,设计坝高315米,总填筑量超4600万方,是一个超级工程。
今天(5月1日),双江口水电站库区完成首次蓄水,标志着电站向投产迈出重要一步。双江口这个名字源于两条支流汇合而成,左边的是绰斯甲河,右边的是脚木足河。这两条河流水量充沛,将为水电站提供源源不断的水源,发出清洁的绿电。
目前,库区水面已经完成首次蓄水,深度超过90米。按照规划,到2027年达到正常蓄水位时,水位将再抬升150多米,整个库区水面会更加开阔。现在这里的蓄水量已达1.1亿立方米,相当于近8个西湖的水量。
对于一个水电站来说,完成首次蓄水意义重大,意味着它很快可以利用这些蓄积的水来发电。这次蓄水在短短不到20天的时间里,水位就抬升了80米,这对大坝的质量和施工工艺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正在建设中的大坝设计高度315米,是世界最高坝。目前已经建设到了205米,还将在往上修筑110米。大坝填筑土石方总量超4600万立方米,如果把这些土石砌成1米见方的墙,可绕地球赤道一圈。
坝面作业现场上百辆工程机械忙碌穿梭。从侧剖面来看,大坝是一个下大上小的梯形,坝底厚度达到1400米,顶部只有16米。这样的构造使坝体更坚固,有效分散上游来水的巨大压力。大坝中间有一条黄色泥土部分,称为夹心墙,由黏土和砾石以一定比例掺和碾压而成,起到防水防渗的作用。
大坝下游的水流看似与发电直接相关,但真正发电的水流是在地下发电机组厂房流过。这股水主要是上游的多余来水,提供下游河流的生态流量,防止断流,并在汛期起到泄洪作用,确保大坝安全。
目前,双江口整个工程正朝着年内首台机组投产发电目标冲刺。作为大渡河上游的一个控制性水库工程,双江口水电站还能帮助下游多个梯级电站增发66亿度电,满足300多万个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
今年年底,双江口水电站将实现首台机组发电,为千家万户带来源源不断的清洁绿电。回顾其建设历程,自2015年7月开工建设以来,经历了大江截流、大坝全面填筑、地下厂房开挖完成等多个关键节点,如今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