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旬老人带孙子坐公交遭“罚站” 座位之争引热议

七旬老人带孙子坐公交遭“罚站” 座位之争引热议!近日,一段发生在广东肇庆的公交视频引起了全国网友的关注。视频中,一位七旬老人带着孙子乘坐公交车时,司机以“座位留给买票乘客”为由要求他们全程站立。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讨论:尊老爱幼的传统为何变成了司机的“霸王条款”?
5月5日下午3点,在肇庆高要区313路公交车始发站,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牵着五六岁的孙子上了车。刷完老年卡后,老人见车厢后半段有空位,便带着孩子往里走。然而,司机突然开口:“到乐城就十分钟,站着吧!”老人想让孙子坐下,司机再次阻拦:“小孩也别坐,座位留给买票的人!”
目击者梁女士回忆,老人全程佝偻着背,一手紧抓扶手,一手护着孙子。车辆颠簸时,孩子吓得直往奶奶怀里钻,老人只能轻拍安抚。车上明明有七八个空位,司机却执意不让老人和孩子坐下,这让人心酸。
事件曝光后,肇庆市高要区智慧交通公司迅速回应,认定司机未妥善安排特殊乘客,损害了乘客权益。涉事司机已被停职,并将受到通报批评和收入扣减。公司承认服务存在严重疏漏,承诺加强员工培训。
尽管如此,网友们的不满并未平息。有乘客透露,司机曾嘀咕“刷免费卡还带免票娃,占双份便宜”,疑似对优惠政策不满。医学专家指出,老年人站立乘车易因颠簸摔倒,若发生事故,公交公司难辞其咎。律师明确表示,公交座位遵循“先到先得”原则,司机无权因乘客使用优惠卡而区别对待。老年卡和儿童免票均属国家福利政策,司机行为涉嫌歧视。
调查发现,部分三四线城市存在司机对“免费群体”态度冷漠的情况。一位从业10年的老司机透露,公司考核收入指标,免费乘客多了,司机绩效会受影响。“老年卡争议”近年来屡上热搜。河北某县曾拟取消老年免费乘车,称财政压力大;上海早高峰试点“老年卡收费”以缓解拥挤。这些事件反映出公共服务精细化管理的短板。
2023年,武汉一位八旬老人因刷老年卡被司机嘲讽“天天蹭车逛菜市场”,气得当场晕倒;2024年,成都一位老太带孙女乘车被要求“孩子抱手上,别占座”,引发全网声讨。这些事件折射出部分从业者对老年群体的偏见,把“照顾”视为“施舍”,把“权益”当成“负担”。
一位网友留言获赞超10万:“今天不为老人说话,明天就没人替我们说话——谁家没有老人?谁不会变老?”公共服务不应“看人下菜碟”。老年人的免费卡、孩子的免票政策,是国家对弱势群体的关怀,而非司机个人情绪的宣泄口。管理需要“刚柔并济”,与其事后停职追责,不如优化司机考核机制、增设“人文关怀培训”,让规则与温度并存。
当七旬老人握着扶手摇摇晃晃时,她护住的不只是年幼的孙子,更是我们对“老有所依”的期待。公交公司的一纸通报或许能平息一场风波,但唯有从制度到人心的全面反思,才能让每一张老年卡刷出尊严与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