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险量滑坡,Model Y的红利,特斯拉吃完了

欧美销量崩盘后,特斯拉中国的销量也露出疲态,刚刚过去的一周,特斯拉的上险量仅为3070辆。
虽然这只是一周数据,对于整体销售状况的反映有失客观,但如今,特斯拉整个销售链条上的人,都意识到车不好卖了。特斯拉的试驾车,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商超车库里。销售完不成指标,流动性越来越大,从消费者角度看,服务质量也有所下降。
一个清晰的对比是,2025年第一季度,特斯拉中国零售销量为13.4万辆,同比增长1.7%;与此同时,整个国内市场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07.5万辆,同比增长47.1%。作为电车先驱的特斯拉,销量增速已经大幅落后于新能源市场大盘。
财报会上,马斯克承诺将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到特斯拉上,市场也期待特斯拉能兑现此前画出的“饼”。但种种迹象表明,如今对于马斯克而言,造平价电车或许只是“六便士”,而他的“月亮”是在AI席卷之时还能引领时代。
特斯拉也卖不动了?
在一家国产新能源品牌做销售的李衫,突然意识到,在商超车库内看到特斯拉的频率开始变高了。
和所有入驻商超门店的车企类似,特斯拉一边把擦拭一新的展车搬进明亮的店面,另一边也将试驾车停到昏暗的地下车库里。在这家商超的地下二层,特斯拉拥有3个停车位。李衫在这家商超待了3年,最初带客户到地下车库时,几乎每一次望向特斯拉的车位“都是空的”,三辆车全跑试驾去了,客户一拨接着一拨。
销售之间清楚,门店人流总是看热闹的多,只有明确要去试驾的顾客,才有可能购买,试驾量也是所有车企销售KPI考核的重要数据。
但近几个月,李衫注意到,特斯拉试驾车长时间安静地停在车位上,红色的Model 3,白色和黑色的Model Y眼巴巴地候着,三辆车同时出去跑试驾的几率“很小很小”。
特斯拉是严格管理库存的车企,大部分新车都是用户下单后再生产,它的交付时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产线接到的订单量水平。特斯拉销售陈涵涵告诉我们,Model 3如今有现车,Model Y只需等1至3周。作为对比,两年前购买一辆Model Y的等候时间为6至12周,Model 3则为6至9周。
爱逛特斯拉门店的用户也感受到了变化。张阳居住在附近,看到新能源车门店总忍不住进去瞅瞅。5月一个周三的下午,他来到特斯拉店里,几乎没有其他看车的人。销售迎上来给他介绍产品和价格,热情中透露着急切。
不一会儿他就退了出来。张阳更喜欢曾经的特斯拉门店,一起看车的人很多,几个陌生人一起坐进车里讨论,有问题再找销售,“没有催促感”。他感觉到这家特斯拉门店的销售最近也换了好几个,“估计是压力比较大”。
Model Y焕新的前两个月过去后,陈涵涵开始觉得开单不再像之前那样顺利。如今她所在的门店,一周大约能卖出15辆车,但是上面给到的目标是25辆。她不得不从早上9点工作到晚上10点,打试驾电话,催促高意向客户留资,并不断复盘接待、对接流程,反思哪里有可能出问题。
据界面新闻此前报道,由于无法按时完成考核指标,多位特斯拉销售已经放弃周中双休,改为一周七天在岗。销售的压力甚至可能传导给客户,小红书上开始有客户称,特斯拉销售逼单严重,短短两个小时内,她接到了9个电话催促下单。
这些无形的压力背后,是低迷的数据。相关数据表明,特斯拉上周在中国的交强险注册量仅为3070辆。这个数字几乎落后于所有新势力品牌。其中,Model Y一周上险量为1290辆,评论中点赞颇高的一条是“突然发现乐道销量超过Model Y了,侮辱性极强”。
长期关注特斯拉的业内人士对每人Auto表示,特斯拉单周或单月数据并不能如实反应实际销量,波动一直比较大。“特斯拉上海工厂的策略是,每个季度的一段时间集中(生产)出口(的单子),一段时间集中交付国内订单”,该人士认为,从一个季度甚至每半年去看特斯拉的销量表现较为准确。
比如以今年为例,特斯拉1-3月销量分别为6.3万、3万和7.88万辆,乘联会同期数据则显示,特斯拉1-3月出口量分别为2.95万辆、3911辆和4701辆。刚刚过去的4月,特斯拉出口量又重回3万辆,国内交付量则下滑至5.8万辆。
而根据特斯拉此前披露,在中国生产的车辆出口目的地包括欧洲和亚太地区。但如今由于马斯克在美国政坛的角色,以及发布了一系列激进言论,很多消费者买车时开始拉黑特斯拉。2025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全球交付量为33.67万辆,同比下降13%,除了中国外,美国和欧洲销量都在下跌。
今年一季度,特斯拉在欧洲的注册量为3.6万辆,去年同期为6.6万辆。而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同期,整个欧洲市场纯电动汽车注册量增长了23.9%,达到41.3万辆。增长的销量,不少被比亚迪、小鹏汽车、上汽集团、奇瑞等中国车企瓜分。
美国洛杉矶一家电视台的高管加思·安西尔形容,如今被人看到自己开特斯拉,“感觉很不舒服,就像戴着一顶红色的‘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帽子”。
在中国,开特斯拉似乎也不再酷了。一个清晰的对比是,2025年第一季度,特斯拉中国零售销量为13.4万辆,同比增长1.7%;与此同时,整个国内市场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07.5万辆,同比增长47.1%。作为电车先驱的特斯拉,销量增速已经大幅落后于新能源市场大盘。
谁抢走了特斯拉的份额?
成立22年,特斯拉只出了两款针对大众的车型,轿车Model 3和SUV车型Model Y,价格均在25万元以上。
早期,这两款车带给市场的震撼是全方面的。连续五年卫冕全球销冠的丰田汽车,拆解Model Y后,称赞它是“艺术杰作”。74kWh版本的Model Y拥有4416颗电芯,电芯之间导电连接的路径,勾画起来酷似枝繁叶茂的树杈。加上流畅的车机系统,灵敏的语音交互,怎么看都有一种未来感。
在中国市场,特斯拉增长迅猛的2022年,一位车主为了提一辆Model 3,等了大约13周的时间,这期间特斯拉甚至经历了两轮涨价,催生出倒卖订单的黄牛。
但特斯拉的光环,正在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暗淡。2023年起,特斯拉开始频繁降价并搭配各类优惠,目前最新的优惠政策是5年0息,在消费者眼中吸引力仍然有限。
特斯拉推出焕新Model Y的5年0息政策。图 / 特斯拉官方
90后韩宁在杭州生活,为自己留出了20万元左右的购车预算,她坐进特斯拉的第一感觉是“特别素”,内饰只有黑白两色,没有液晶仪表,材质几乎都是塑料板和木纹板,“简直就是个毛坯房”。
而当她体验这个价格段的国产车时,明显有了一种被讨好的感觉,杏色的沙发、高清屏幕、面料也都是听起来很高级的“纤维绒面、Nappa真皮”,甚至有的还配有零重力座椅,以及各种花式座椅按摩,“感觉是精装房”。
上市5年的Model Y终于在今年初焕新。但市场普遍认为,焕新版Model Y没有太大亮点,属于常规升级。内饰最明显的只是加上多色氛围灯,“像是略微简装了一下”。
外观上,焕新Model Y车前脸采用了当下流行的贯穿式灯组,乍一看跟小鹏G6和小鹏P7+的前脸挺像,甚至有些AI大模型也将新Model Y认成了小鹏汽车。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特斯拉的外观不再能带来颠覆性的感觉。
除了造型跟不上中国消费者需求,特斯拉似乎也不再如它所说的一样,能够持续给消费者带来创新体验。
如今,OTA的频率已经成为车企比拼智能化的一大战场。“月月OTA”被许多新能源车企挂在嘴边,问界、小鹏等车企都曾以此为宣传点,甚至有人喊出“周周OTA”的口号。
而特斯拉的车主却有种被抛弃的落寞。有车主抱怨,特斯拉说好的一个月更新一次,月月开新车,“我这新车买了三月,一次大的更新也没有”。前几天,他得知特斯拉要连推3次更新,“满心欢喜,满心期待地等”,但打开更新推送一看,只是一个地图包。评论区里,各个时间点购买特斯拉的车主相互安慰,“收到也是细微修复,全是细微修复,问题不大”。
其中,最委屈的还得是5年前花6.4万元买下特斯拉高级辅助驾驶FSD的人。在中国,他们是最早的一批特斯拉车主,经过维权后硬件系统升级至HW3.0版本。但今年2月,特斯拉FSD中国落地,暂时只给HW4.0版车型推送,这意味着大部分持有多年“期货”的老车主,至今都未能用上FSD。
特斯拉智能辅助驾驶。图 / 特斯拉官网
甚至,如今特斯拉OTA的大多数功能,也是国产车早已推过的。今年4月,焕新版Model Y首个OTA更新,支持连续多指令语音操作。一名网友说,以前开特斯拉体验是:“打开车窗”,OK;“打开后备箱”,抱歉,要请重新唤醒。语音交互那种高智商、低情商的感觉,好气又好笑。
这次OTA升级后,体验变了,可以一口气说:“打开四个车窗,把温度调到22度,打开后备箱。”但这个功能在很多国产新能源车上,早已是标配,问界、理想、蔚来的系统,早就能一句话指挥车完成一堆操作。
因为诸多原因,各类销量排行榜上,曾经断层领先竞争对手的特斯拉正在逐步被超越。2024年12月,小米SU7销量就超过Model 3,成为纯电轿车市场冠军。
最畅销的Model Y也有不少虎视眈眈的对手。智界R7上市5个月累计订单突破8万辆;小米YU7以及小鹏G7,这两款与Model Y定价、定位相似的车型,都将在2025年推向市场。
销量下滑,消费者看向特斯拉的目光也变得谨慎起来。进店的潜在客户,开始注意到特斯拉也用了隐藏门把手,并且换挡功能并没有操作实体,而是需要踩住刹车后在屏幕里滑动。他们开始质疑“这是否安全”,哪怕这些设计一度被视为特斯拉开创先河。
特斯拉靠什么翻身?
不少人认为,特斯拉如今销路受阻,掌舵者马斯克难辞其咎。
特斯拉是他负责的五家公司之一,而在特斯拉,就有超过20名高管直接向他汇报。美国大选后,马斯克大部分时间都在华盛顿度过,周末也常现身特朗普位于佛罗里达州的海湖庄园。需要与特斯拉员工和董事会成员开会时,马斯克通常选择远程进行。
一名特斯拉股东质疑马斯克在繁忙中能否兼顾特斯拉,这名股东还要求马斯克列出本周为特斯拉做了哪五件事。
这段时间,特斯拉的投资者们也开始害怕美股开盘,因为总有跌跌不休的消息传来。短短半年,特斯拉市值从1.5万亿美元跌到9000亿美元。马斯克不得不在3月20日召开全体会议,他告诉员工们:“特斯拉的未来将无比光明,握紧你手中的股票。”
但财报数字传来的,并不是积极信号。4月下旬,特斯拉第一季度财报发布,多项重要指标不达预期,第一季度营收193.35亿美元,同比下降9.2%;经营利润3.99亿美元,同比下降66%,经营利润率则下滑至2.1%。
马斯克承诺将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到特斯拉,他为特朗普工作的时间将减少到每周一到两天。马斯克的回归点燃了一些投资者的信心,第二天,特斯拉股价拉升4.5%。但市场还在期待他兑现更多的承诺。
关于平价电动车,马斯克画了很多次饼。早在2006年,特斯拉就提出,将来要用生产豪华车型获得的利润来贴补生产“低成本家用车”。在那之后,马斯克多次向投资者和消费者承诺将推出这款车型,代号为Model 2(Model Q)。
近日,有网友在特斯拉德克萨斯州超级工厂的航拍视频中,发现了一辆外形特殊的测试车,被不少人猜测为传闻中的Model 2。
不过,路透社去年4月独家报道称,马斯克取消了这一车型计划,将全面押注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这也引得马斯克在线辟谣,“路透社又撒谎了”。但路透社回击称,马斯克并未指出具体存在哪些不准确之处,时至今日,路透社仍坚持在相关报道中引用这一独家信息。
马斯克对Model 2的犹豫由来已久。在2023年出版的《马斯克传》里,作者沃尔特·伊萨克森写道,马斯克在2022年“搁置”了入门级电动汽车计划,理由是特斯拉的Robotaxi会让这款车变得无关紧要。但马斯克的顾问敦促他坚持下去。
比起造更便宜的电动车,更像AI时代产物的Robotaxi对于马斯克的吸引力看上去更大。今年一季度财报会上,特斯拉承诺将很快推出商业化的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并且宣布6月将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落地Robotaxi业务。
马斯克表示,特斯拉将为现有的Model Y车型配备自动驾驶软件,但公司还在开发一款名为Cybercab的专用自动驾驶车型,并将于明年开始生产。他预计到2026年下半年,自动驾驶技术将“影响公司的底线,并开始发挥根本性作用”。
短期内,特斯拉或许将更大的希望寄托在平价版Model Y上。据36氪报道,特斯拉中国团队主导开发了一款“更低价的Model Y”。相较现售Model Y,新车的电池、动力系统与底盘等部分基本没有太大改动。知情人士透露,这款车采用depop的方式开发,这是特斯拉内部的一个开发思路,指的是在主体功能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简化配置实现产品的快速推出。
特斯拉中国内部人士对每人Auto肯定了上述消息,他称内部正在推进这个新项目,甚至可能提前亮相。而路透社报道,美国市场同样将发布Model Y的精简版,特斯拉还计划推出Model 3的入门版。
全球ETF发行商Granite Shares的首席执行官威尔·林德认为,低成本的特斯拉,或许是唯一能够扭转其颓势的因素,但如果它最终只是Model Y的简化版,市场可能会失望,“埃隆真的需要在最后期限前完成这件事,并推出这款车型”。
种种迹象表明,如今对于马斯克而言,造平价电车或许只是“六便士”,而他的“月亮”是在AI席卷之时还能引领时代。接近马斯克的人士称,他如今对电动车已不再充满激情。“开启电动车时代”的使命已经完成,后续的新车开发和资本市场运作都属于“日常操作”,不再具备颠覆性吸引力。
不论如何,特斯拉的未来都与马斯克个人高度绑定,而他本身就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马斯克的好友曾劝诫他,要学会克制自己急躁、冲动、具有破坏力的天性,但马斯克说,他是“为战争而生”。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参考资料:
路透社:《Tesla's affordable EV, robotaxis in focus after Musk backlash, competition hurt demand》
路透社:《Exclusive: Tesla scraps low-cost car plans amid fierce Chinese EV competition》